FS353(DC53)模具鋼為高性能冷作模具鋼。
FS353模具鋼熱處理硬度高於SKD11,高溫520-530℃,回火后可達62-63HRC高硬度,在強度和耐磨性方面FS353超過SKD11模具鋼。韌性是SKD11模具鋼的2倍,FS353的韌性在冷作模具鋼中較為突出,用FS353制造的工具很少出現裂紋和開裂,大大提高了使用壽命。
FS353線切割加工后的殘余應力較小,經高溫回火減少了殘余應力,線切割加工后的裂紋和變形得到抑制,切削性和研磨性超過SKD11模具鋼,FS353模具鋼的切削性和研磨性優于SKD11,所以同等條件下,使用FS353模具鋼可增加工模具壽命和減少加工工序。
FS353冷作模具鋼被廣泛使用在沖栽模具、冷作成型模具、冷拉模具;成型軋~、沖頭;精密沖壓模;線切割加工的精密沖裁模及各種用途沖壓模;難加工材料的塑性變形用工具;冷鍛、深拉和搓絲用模;高速沖裁沖頭、不銹鋼板沖頭上。
FS353冷作模具鋼有以下特性:
被切削性,被研磨性良好。被切削性,被研磨性均優于SKD11,加工工具壽命較長,加工時間短。在熱處理上淬火和硬化能比SKD11高,所以可改善真空熱處理時硬度不足之缺陷。
在線切割加時,高溫回火可減輕殘留應力及消除殘留沃斯田鐵,能防止線切割加工產生龜裂、變形之困擾。4表面硬化處理后表面硬度比SKD11高,因此可提高模具性能。
FS353模具鋼經1040°℃淬火和520~530℃高溫回火后,硬度HRC可達62~63,韌性是目前常用的冷作模具鋼中最高的,且切削性、磨削性較好,電加工變質層殘余應力小,殘余奧氏體極少,碳化物細小并分布均勻。因模具受力情況較復雜,有些模具工作零件需具備一些特殊的力學性能,若按標準的熱處理工藝往往無法達到理想的工作性能要求,需通過熱處理對硬度、韌性和耐磨性等基本特性作適當調整,以達到模具最佳工作狀態,所以在使用過程中一定要參照正規熱處理規范進行熱處理加工,切不可為了降低費用而減少熱處理升溫或冷卻時間。
處理加工:
■淬火
在實際熱處理中,保溫時間為每25mm厚20-30分鐘。
第—次預熱溫度:650°℃,升溫時間30分鐘,保溫時間2小時。第二次預熱溫度:850°C,升溫時間20分鐘,保溫時間2小時。第三次升溫溫度:1030°C,升溫時間20分鐘,保溫時間1.5小時。冷卻方式:油冷,冷卻至油溫。然后及時進行第一次回火。
回火
FS353在100~500°℃回火時,硬度值變化并不大,在200°C回火時硬度和沖擊韌性都較高。在400~500°℃回火時硬度較高,韌性大幅度下降。
在520~530℃高溫回火后,硬度HRC可達62~63,韌性為Crl2MoV的兩倍.
在600°C回火時沖擊韌性很高,硬度顯著下降,平均HRC硬度值僅為52.4,故回火溫度不宜太高。—般回火溫度在530℃,保溫6小時,每25mm厚60-90分鐘保溫時間,回火二次。
■注意事項
形態復雜的精密沖模、修整模、冷軋棍輪等工模具宜采用低溫回火工藝,以使模具或機械零件獲得很高硬度、韌性、耐磨性能、強度等,低溫回火可有效延長模具壽命、防止過度磨損、變形、開裂等早期失效現象。沖擊負荷較大、較復雜的模具或者自動化設備零件可使用低淬火高回工藝以便于得到較高的沖擊韌性防止模具或工件出現脆性斷裂。
■氮化處理
工件經氮化處理后表面獲得致密的硬化層組織,使工件的耐磨性與抗蝕性顯著提高。525℃氣體氮化處理后表層硬度約1250HV,570°℃軟氮化處理表層硬度約950HV。
FS353模具鋼是在SKD11模具鋼的基礎上改進的冷作模具鋼,常規熱處理條件下,殘余奧氏體幾乎全部分解,一般可省略深冷處理,在較強硬度下仍可保持較高的韌性。